2016年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年会暨“拓展发展新空间——创新、集聚与区域发展”主题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6-10-18


供稿:李丽霞,林永然及全体志愿者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然,曾记否,武汉、南昌高朋满座、谈笑鸿儒,而如今,群英长沙再聚首,听百家讲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2016年10月15日至16号,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和湖南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年会在长沙召开,本次会议有两个主会场,14个分会场,120余位学者报告,可谓盛况空前,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与您如期相约,用文字呈现大会的精彩内容、共享知识的盛宴。
开幕之窗

2016年10月15日,2016年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年会暨"拓展发展新空间——创新、集聚与区域发展"主题研讨会在湖南长沙枫林宾馆四楼湖南厅正式开幕。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老师主持了开幕式。

首先,东道主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民教授致辞欢迎大家的到来,他强调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区域科学研究对地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湖南师范大学及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基本情况。


主旨报告

本次年会围绕“发展新空间——创新、集聚与区域发展”主题,特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侯永志部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北京大学秘书长杨开忠教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研究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秉镰教授、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南师范大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翔教授做主旨报告。并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教授主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侯永志部长作了题为“把握创新重点,拓展发展空间”的主旨演讲,明确了创新发展在当今的首要地位并对于全面创新给予详细阐述;此外还通过日本嵨村茂治农场、中国高铁等案例的引用对于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基础地位进行说明;最后从政府的角度寻求了科技创新的途径。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北京大学秘书长杨开忠教授以“中国区域科学创新发展的几个问题”为主题进行了区域科学学科演讲。杨教授从区域科学发展历史、现代区域科学研究三大基本领域以及“新”新经济地理学等相关方面进行了阐述。总结了现代区域科学的三大基本领域为:一般区位理论、空间区域分析技术、空间区域社会工学,并提出加强我国在一般区位理论领域的研究,形成理论、技术与工程学科协调发展格局。再者对于“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发生发展进行了介绍以及对于“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四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强调总结。企业异质性定义、估计和检验;引入微观异质性后NEG模型的关键特征会发生的变化;微观异质性城市经济学;基于微观异质性的集聚与增长整合。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教授以“2030年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为主题作了一场慷慨激扬的演讲。演讲从三个层面对于2030年中国的发展进行阐述。一,从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层面。在新常态下中国有能力有条件通过区域多元化特征、多中心网络格局、新农村建设以及沿海转型升级来保持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中高速增长态势。二,从城镇化层面。当前中国城镇化进入转型阶段,城镇化速度呈减缓趋势,今后重点是全面提升质量,并预计2030年之后中国将进入城镇化后期阶段。三,从空间结构层面看。中国也已经从点轴开发进入网络开发新阶段。并提出在2030之前,需要构建多中心网络状的城镇布局以及空间开发和创新引领格局。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刘秉镰教授作了“区域政策研究与前沿展望”的主旨演讲。演讲从区域政策研究的意义、区域经济政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国区域经济若干重大问题与政策需求三个部分来阐述并提出了四点总结启示。一、区域政策研究仍是美日等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二、区域政策的评估与模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并对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具有显著影响;三、我国该领域研究较为薄弱分散,研究方法仍以经验判断和历史沿革为主,缺少有效的定量方法和系统的理论支撑;四、建立区域政策研究平台和实验室符合国家急需和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要求。

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南师范大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翔教授以“湖南空间开发与城市群建设研究”为主题进行了生动的主旨演讲。朱教授从创新和协调两个发展理念进行阐述。提出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产业新体系、健全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现代化、释放新需求五个方面培养湖南经济新动力。以及通过加快长株潭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文明强省,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三个层面来构建湖南省平衡发展新格局。此外朱教授着重阐述了湖南省“一核三极四带多点”空间发展战略以及长株潭城市群建设。

QQ图片20161018165032.png


分会场一(上半场)

10月15日下午14时2016年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年会(RSAC’2016)暨“拓展发展新空间——创新、集聚与区域发展”主题研讨会各分论坛报告就正式拉开帷幕。第一分论坛的主题是:区域科学相关理论与方法,上半场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薛领教授主持,主要有5名老师和同学进行了研究成果报告。

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朱希伟教授,他做了题为“Tax Competition for Mobile Capital”的报告。首先他指出,在NEG理论中,常常使用CES效用函数,这样保持了替代弹性为常数,而在NTT理论中,经常假定拟线性偏好,来消除收入效应,然而现实中并非总是如此。然后,他将VES效用函数纳入了自己的研究框架,在对称与非对称两种情形下对比CES来探究存在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与鼓励竞争效应(Pro-competitive Effec)时,流动资本的税收竞争。最终得出以下三个结论:第一,即使两国是对称的,当贸易成本很低时,纳什均衡下流动要素的税率并不总是负的;第二,尽管存在集聚租金,大国的均衡税率不总是比小国的高;第三,税收竞争是否比自由主义有效取决于国家规模与贸易成本。

第二位报告人是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的李兰冰教授,她报告的主题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绩效、源泉与演化:基于要素分解视角” 。她的研究将序列方向性距离函数与Luenberger指标的相加特性结合,提出劳动、资本和能源要素的动态绩效评价指标,构建以实现要素生产率评价为基础的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新方法,对1 9 8 5—2 0 1 2 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绩效的时空规律、要素源泉及动态演化进行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依赖技术进步的单轮驱动模式,且出现增速下滑的阶段特征和地区差距扩大的空间特征;第二,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累积增长率依次高于资本和能源,劳动成为绩效改善最明显的生产要素;第三,随着区域发展战略导向演进,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全要素资本生产率与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增长全面放缓,劳动、资本和能源成为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滑的共同要素源泉;第四,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要素贡献度沿着“劳动一资本一能源”的次序逐渐递减,东部地区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根植于劳动要素贡献,中西部生产率增长的首要要素源泉则由资本分别向能源和劳动转变;第五,生产率增长的分布形态由单极化向双峰演进,动态演化呈现低流动性和强持久性,落后地区赶超先进地区难度加大。

第三位报告人是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博士生胡斌,她做了题为“发展与民生:晋升压力对基本公共服务目标导向的影响研究”。首先她从背景出发指出,从现实来说,经济发展与民生服务严重脱节,同时政府一系列改善民生服务的效果不显著,基本公共服务目标达成情况仍不容乐观;从理论来说,尚未有研究探讨影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目标导向的因素,也很少有文献从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去探讨晋升压力对基本公共服务目标导向的影响,因此她利用CGSS2013数据探究晋升压力对基本公共服务目标导向的影响。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晋升压力对基本公共服务目标导向有显著负向影响,且单一经济增长率衡量的晋升压力对基本公共服务目标导向的负向作用更大;第二,晋升压力通过显著降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对公共服务目标导向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第四位报告人是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助理教授王昊。王老师报告的题目是“基于GIS的城市更新中土地再开发决策支持方法研究”。首先,他指出对于城市更新中的土地再开发,一般经历了重建区内地块、当前用途适宜度分析、地块层面用地决策以及改变用地再开发四个阶段;其次,他简单介绍了重建过程中的用地决策支持方法;然后以香港为例,他通过技术性的手段针对城市更新的用地适宜性分析进行了案例研究;最后,王昊老师也对接下来的研究工作重点进行了说明,例如他指出土地再开发研究可以关注以下问题:相关利益者(Stakeholder)的均衡与分配、市场主体的推动于保障、历史文化的保护、基于时空大数据的分析以及GIS城市空间与BIM建筑空间的结合问题等。

第五位报告人是来自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的硕士生李聿淼,她的报告题目是“糖尿病议题的谋体建构--基于对《健康有约》的框架分析”。首先,她指出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健康。媒体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影响受众对健康议题的认知。这受到了传播学、社会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关注。然后她在2013-2016年两档栏目有关糖尿病的节目中使用EXCEL随机函数抽取10%进行预实验,从而来分析所关注的问题。最后,她也谦虚地指出自己报告内容的局限:其一,本研究仅是非概率抽样分析结果;其二,本研究只是对传播内容的分析。

x.png

分会场一(下半场)

下半场由华东理工大学空间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玉鸣教授主持,有5位老师和同学进行了研究成果报告。

第一位汇报人是来自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的王红漫教授,王教授汇报的题目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开放型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理论与实证研究”,王教授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京津冀医疗保障的协同发展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实施方案。

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贵州财经大学的硕士邹雨君同学,她汇报的题目是“城镇化与公共服务供给间的协调关系探究——以贵州省为例”,文章建立了贵州省9个地州市公共服务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对贵州省9个地州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进行了测算,结论显示贵州省各地州市城镇化率的上升速度较快,但公共服务供给滞后,且存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情况与城镇化发展趋势不匹配,公共服务水平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趋势与城镇化发展趋势不协调的现象。

第三位汇报人是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的张孟琦博士,她汇报的题目是“空间回归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渐进性研究及实证”,文章提出了双权重矩阵空间回归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包括对数似然估计函数,集中似然函数和参数估计,并详细证明了其相合性和渐进性分布性质,并选择长三角地区做了实证检验,文章最终找出了双权重矩阵相对单权重矩阵回归模型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

第四位汇报人是来自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博士生董旭同学,他汇报的题目是“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分异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5个主要城市的实证分析”,文章选取了35个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为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和分解了35个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结论显示,研究期内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水平提升了2.6%,技术效率的提升是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的主要动因,而技术变化起着负面作用。

第五位报告人是来自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的博士生李丽霞同学,她汇报了题为“政府合作、市场融合与城市群经济绩效”的论文。文章基于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135个县市区1993-2010年的数据,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作为区域市场整合的一个代理变量,将其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来检验其是否提高了城市群的经济绩效,同时本文也运用目前常用的“一价法”计算了长三角两两城市之间的市场分割指数,并进一步考察了其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可以使地区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8.9%,而且这种效应呈现出随时间逐渐增强的趋势,协调会的成立显著降低了市场分割。

zz.png


分会场二(上半场)

该分论坛在四川大学经济学副院长邓翔教授主持下火热展开。

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的肖金成研究员作了”中国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基本思路的报告“,他提出,拓展发展新空间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提出的关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在为我们解释了”新空间“的定义与特征的基础上指出集中发展,多极化协同集聚,点、线、面耦合,构建城市群-发展轴-经济区区域空间体系,发展陆海统筹的主要思路。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教授作了“产业转移与中国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他揭示了产业转移与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关联关系,分别对中国制造业、中国纺织服装业、中国汽车制造业等的区域转移与空间结构演化作了详实的分析,认为中国区域空间格局的基本特征向多中心和网络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在都市圈层面,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作为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优化开发区,产业转移推进的重点是在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之间构建基于价值链分工的区域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辽宁师范大学孙才志教授作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动态演变研究、从时空两个角度描述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动态演变规律,运用核密度函数模型研究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在时间的动态演变。运用基尼系数分析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为我们展示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为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来自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贺艳华幅教授作了城市群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特征及机理初探的报告,她与我们探讨城市群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的定义、尺度、特征、机理及方法,认为    城市群地区区域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组织具有多向性、提度性、网络化、全域性、复杂化等特征;集聚与扩散、协同与共生、竞争与均衡,是城市群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的运行机理;并认为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需要基于“GESE”综合融贯的研究范式,运用复杂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会议东道主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何甜博士作了基于运输通道场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经济集聚效应分析,她认为道路交通的改善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势能的高低反应区域吸引力强弱,势能高的城市发展综合能力较强,对周边城市吸引力较强,反之亦然。势能差所反映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与城市的发展阶段有着紧密关联,长株潭城市群的整体发展需要依赖区域内部的势能流动,充分利用集聚与扩散效应,促进经济发展各要素在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自由流通,促进其健康发展。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李庄园博士汇报了题为“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研究”,论文运用1998至2012年中国23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关数据检验了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对居民消费指出的影响,认为两者在长期和中长期关系显著,其中城镇化水平对居民人家消费支出影响具有滞后效应,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zzz.png

分会场二(下半场)

下半场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张强教授主持,有5为老师和同学汇报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广西师范大学宛睿硕士做了题目为“基于泰尔指数的西南五省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性分析”。论文选取了中国西南五省1995-2014年的相关数据,测算了西南五省的碳生产率、桂滇黔、川渝区域碳生产率的泰尔指数,并对总体差异进行了分解,研究发现区域内各省市碳生产率在下降,但区域差异在减少,区域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对总体差异贡献率不同。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李永盛博士汇报了题为“空间集聚是否能提高城市生产率——来自长江经济带的证据”,他的研究基于2004-2013年长江经济带131个县级单位暑假,在运用GIS等工具直观呈现城市生产率时空演变特征基础上,通过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空间集聚是否一定会带来城市生产率的提高,并进一步探究影响集聚效应和城市生产率的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TFP水平总体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集聚效应于TFP之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但当前绝大多数城市规模尚未到达拐点。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室高级工程师王亮做了题目为“北京和东南环京地区跨界协同打造:特征、反思与空间治理探索”的报告,他指出当前北京和东南环京地区呈现出经济一体化、空间一体化、体系网络化、生活同城化的跨界发展特征,但是当前跨界发展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包括城市发展空间、资源环境压力等方面。在当前传统的行政边界向经济媒介转化的过程正在颠覆特大城市地区传统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果,因此要在正确认识空间格局快速转变的客观规律,形成协同治理的空间抓手,推动跨界协同治理示范,从而更好地探索人口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创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常瑞祥博士做了题目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聚集与优化——基于285个城市的实证研究”的报告,她的研究通过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方法,将全国285个地级市的空间分布作为足迹空间,从连续空间上大规模聚集的角度计算和分析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的聚集特征和趋势变化。她的研究结论认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当前的空间分布并未出现明显的聚集特征,然而空间聚集程度在不断提高,而从细分行业来看,除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外,其他细分行业的集聚程度均高于总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林永然博士汇报的题目是“交通网络、城市聚集和区域经济增长——基于长江三角洲的实证分析”。他的研究通过建立的一个包括交通网络、城市聚集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证明,和城市内部聚集一样,将多个城市或区域连接在一起的交通网络也能够显著地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进一步的通过运用长三角地区2004-2012年127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证实了长三角各类道路相连形成的网络经济效应以及城市聚集效应会对各地的经济产出产生重要的影响。

zzzzzzzzzzzzz.png

分会场三(上半场)

上半场由中山大学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梁琦教授主持。

第一位发言的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的吴殿廷教授,吴教授研讨的题目是—全城旅游背景下旅游开发的三大战略。首先,吴教授结合旅游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自身的一些旅游研究,阐述了自己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议题,然后解释了全域旅游的内涵和特征,提出自己对于旅游的三大战略:①旅游产品侧供给的“和而不同”战略,来源孔子《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接着分析了“和而不同的内在机制”以及三种形式,通过“五朵金花”旅游开发和丝绸之路旅游开发两个案例进一步诠释了“和而不同”的理念;②基于区域发展的产业融合战略,让产业与事业融合,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让旅游产业与体育事业的融合互动,让旅游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其他部门延伸;③基于区域发展与旅游开发关系的产城互动战略,以杭州西湖案例阐述了大城市发展与旅游业互动的产城互动战略。

第二位发言的是来自中国新疆区域经济研究院王章法研究员,王教授研讨的题目是—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与实践。首先王教授说明区域经济是一个全新的动态的研究,主题词是区域创新,理论与实践,县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共性与差异性。接下来阐述区域科学创新对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发挥着减少失误、少走弯路的作用,解释系统分为以下几个系统:国家系统、区域系统、政治科学系统、自然资源系统、人文系统、军事科学系统等六大系统。然后解释区域科学的理论基础,区域发展是人类活动的自然现象,区域经济具有哲学化、大众化、创新化的特性,指出可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区域科学理论创新,提倡区域经济科学普及化。最后,①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百花齐放,我们要不仅要看到落后的一面,还要看到我国区域经济与时俱进的方面;②我国县域经济处于下滑阶段,各地方发展资源与经济水平存在不平衡,我们要告别过去的浮躁,用科学的方法来创造未来;③应从区域科学的角度来应对这些问题,建立区域科学体系,出版相关读物,吸取各个专业领域的人才来壮大队伍。

第三位发言的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的孔翔教授,孔教授研讨的题目是—邻近性视角下的高校和高新区合作研究。首先教授介绍了自己研究主题的国内外背景,接着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高校与高新区合作创新的价值主要是面向市场和应用的创新活动,指出网络化合作创新已经成为创新的主导模式,邻近性起源于物理空间的邻近,但包含着远比物理空间邻近重要的内容;然后以美国硅谷和上海张江高科高校为案例,分析了在高校与高新区的合作创新中,有必要以多维邻近性促进默会知识传播;最后得出以下结论:①邻近性对高校和高新区的合作创新具有启示价值;②国外高校和高新区的合作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多维邻近性的支持;③我国高校和高新区的合作创新目前仍未得到多维邻近性的支持,需要以有效的举措加以改正。

第四位发言的是来自兰州财经大学的张永凯教授,张教授的研讨题目是—全球化视角下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研究。首先张教授阐述了自己研讨的背景与主题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紧接着从资金、技术、人才、知识四个方面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影响机制;最后指出,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创新系统的开放性特征更加显现,其演化更加受到系统外部因素的影响,就我国而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以及本土企业海外研发投资均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外,在看到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以及我国本土企业海外研发投资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既产生着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其给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五位发言的是来自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学院的王泽宇教授,但是王教授因有事未能参加此次研讨,由他的博士生卢雪凤代为参加。卢博士首先论述了自己研究的背景、现状及意义,接着说明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以及基于突变理论的研究方法,然后分步骤的向我们展示了基于突变基数的成熟度模型评价步骤,紧接着分析了我国各地区现代海洋体系成熟度时空格局演变;最后得出以下结论:①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成熟度发展经历了由单峰向多峰的演进过程,峰值中心逐渐右移,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提速放缓,区域间差异仍然存在,但全国总体差距正逐渐减小;②从时空分异来看,基于全国均值,我国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总体成熟度处于第三阶段,即发展期;③成熟度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时期,主要影响因素也不同,发展初期主要依托自然资源、区位等条件零星发展,发展中期原海洋产业体系、腹地经济等成为主导因素,进去成熟提升阶段,科技等动力因素成为发展的本源。

第六位发言的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的博士生周灿,周博士的研讨题目是—中国城市创新网络结构与创新能力研究。首先周博士提出创新活动的重大变化是“地方空间”向“流动空间”的转变,城市作为创新的空间载体,研究范式呈现“网络化”转向;接着又提出了“地方空间”向“流动空间”转变的新态势引出的科学问题,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向我们展示了城市创新网络结构特征;最后得出以下结论:①中国城市创新网络整体层面表现出小世界网络效应,创新网络连接具有无标度网络择优连接性,创新网络主要联系流呈现类菱形结构;②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空间格局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创新能力高的城市在地理空间上呈现较为集中地态势,城市创新能力格局与城市等级规模体系较为一致;③网络具有资本价值,是影响创新绩效的关键要素,中国城市创新网络中结构洞的控制尚未完全发挥,创新网络建设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aa.png


分论坛三(下半场)

下半场由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吴殿廷教授主持。

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河北大学经济学院的博士生贾娜,做了题为“人力资本在区域空间分工中的动态比较优势研究----以京津冀地区制造业为例”的报告。首先,她用一句话“经济增长的最终源泉是技术进步,而技术是由人力资本来承载的”引向自己的课题,随后她从人力资本的动态作用机制、样本的选择与模型的构建、结论与政策建议这三方面做了详细讲述。她提出了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工发展和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动态作用机制,研究中她选择了京津冀地区制造业作为研究样本,并且构建了的研究模型,对所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运用Eviews软件分析以上所列数据,分析北京、天津、河北统计而来的四类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与功能分工指数的关系,最后得出了以下三个结论:1、京津冀地区在区域的空间分布中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发展还不能明显的推动动态比较优势的优化。2、四个模型中后者较前者的市场化程度提升作用在明显增进。3、京津冀的整体协同性较差。

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教授张效莉,做了题为“海洋环境制约下的上海市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的报告。首先,她运用上海市陆域资源、海域资源、海域生态环境污染概况等一系列数据,对上海市的海洋资源现状进行了讲述。随后对崇明县生态环境系统价值评估及由于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她的研究中总结了上海市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劣势,她的报告中提出了“海洋环境质量差、污染严重、造成经济损失多;人口密度高”等四大发展劣势,同时提出了“海洋经济实力雄厚;人力资源储备优势”等五大发展优势。基于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劣势,提出了“大力发展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海洋金融服务业;发展海洋科技服务业”等十大战略建议。

第三位报告人是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的博士生刘洋,他的报告主题为“基于结构演进的经济发展——一个理论模式”。首先他从研究综述角度,提出了现有的经济发展有以下几个因素必须要考虑:技术进步、要素积累、需求和生产的结构变化。在他拟建立的经济发展理论模式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在理论框架中纳入技术进步、要素积累、需求和生产的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经济发展规律。2.综合新古典经济学空间的分析框架。3.对于经济发展中的“马尔萨斯陷阱”、“后发优势”、“雁阵经济”以及“中等收入陷阱”提出理论解释。4.能够归纳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接下来他从文献查询、模拟建立、数理推演、经济发展可能性、经济发展必要条件的技术路线讲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的研究中建立模型,从经济发展阶段逐一讲述,并且经过大量的推理,得出了“产权、市场、科技、金融、贫富分化”的经济发展必要条件。

第四位报告人是来自湖南大学的李琳教授,她的报告主题是“中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研究”。首先,她从创新战略背景和区域战略背景的角度交代了研究背景,接着,她从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内涵与特征、城市群协同创新的主要驱动因素、主要驱动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机制这三个方面讲述了城市群协同创新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这部分中她主要讲述了创新比较优势、创新要素流动、创新网络形成三大城市群协同创新驱动因素。接着,她提出了基于哈肯模型的两大城市群的序参量识别,详细讲解了三大驱动因素的衡量指标。通过序参量识别,得出了中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实证结果,并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比较结论: 1、中三角处于以CIA驱动的初级阶段,长三角处于以INB驱动的中级阶段; 2、创新要素流动IEF同为两大城市群协同创新系统演化的快变量; 3、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协同创新水平上升幅度相对于中三角城市群较大。最后,提出了以下三大政策建议:(一)强化中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驱动力量;二)优化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格局;(三)构建两大城市群协同创新的促进机制。

第五位报告人是来自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硕士生粟晓珊,她做了题为“武汉市产业转型及其经济功能演变研究”的报告。首先,她根据“武汉市“十三五”规划要求:构建新型产业发展新格局” 等背景提出“武汉市产业结构转型中是否有规律可循?”等三大问题,从三大问题出发,提出了从三次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以及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三个角度考察武汉市产业转型的演变过程和通过计算和统计D-P指数、区位熵、城市流强度、R&D经费和专利授权量四个指标考察了武汉市生产或服务功能专业化、集聚功能、辐射功能、创新功能的演变趋势的主要研究内容。接下来,她讲述了武汉市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分析和武汉市城市经济功能演进分析等四方面的研究结果,最后提出了以下结论:(一)武汉市城市产业转型成效明显;(二)武汉市城市功能在不断完善和提升。

第六位报告人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的博士生叶琴,她的报告题目是“上海浦东新区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策略——基于与北京海淀和深圳的比较”。自2015年5月以来,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调研活动,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浦东具有国际化水平高、城区管理先进的创新创业环境特征,同时也发现了浦东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存在以下问题:(一)众创空间推进政策力度较弱;(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迟缓;(三)商业模式创新不足;(四)创新政策的系统性不强。接下来,她对浦东新区创新创业困境的主要成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原因:(一)政出多门;(二)开拓意识不强;(三)特殊政策优势度降低。最后,根据浦东新区的创新创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创新创业困境的主要成因提出了以下四大对策建议:(一)形成开拓进取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二)设立浦东新区科技创新委员会;(三)大力支持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四)打造千亿元创新产业集群。

第七位报告人是来自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博士生李蹊,她的报告题目是“地方产业能力与人口城镇化——基于江苏与河北的县、市案例比较”。首先,她在报告中提出,人口城镇化面临着中国城镇化率区域差异显著、“计划”印记显著等政策困境。接下来,她基于自己的理论框架,提出了人口城镇化的关键解释变量是地方产业能力的假设,并基于该假设,提出了“人口城镇化的关键解释变量是地方产业能力”和“产业结构对城镇化率和融入水平作用方向不一致”的子假设。研究中,她选取了高于全国人口城镇化率的江苏省和低于全国水平的河北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迁移阶段人口城镇化关键解释变量和社会政策与产业能力的研究,得出了迁移阶段产业能力作用方向、融入阶段人口城镇化关键解释变量、融入阶段人口城镇化关键解释变量三方面的研究结果,基于这三方面的结果,提出了以下政策启示:1“拉力”中主作用力为地方产业能力,制度有“截流”作用,无“引流”能力,扮演“门槛”而非“施力”角色。如继续追求更高的人口城镇化规模,需要做的不是要放宽准入政策而是发展经济。2.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吸纳人口越少,如果全国各地统一追求高精尖产业,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将有大量低端农村劳动力失业,需跟进对流动人口的技能培训与转行引导。3.使流动人口固定下来的“吸附力”是“自雇者”就业形态。需继续扶持农业转移人口创业,提高结构性融入水平。

s.png


分论坛四(上半场)

上半场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石敏俊教授主持,有五名老师和多位学者进行了学术成果报告分享。

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广州大学的彭顺生教授,他报告的主题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南国家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以广东为例。首先,彭教授谈到了“一带一路”与中外旅游合作,他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在互动中发展的。然后,他从必要性与可行性两个角度谈到了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中国与东盟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一带一路”建设是由大背景所推动、是必要的。同时,他也指出该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少、广度和深度上不够,理论研究滞后于旅游发展这一问题。在可能性方面,“一带一路”拥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有一定的区域合作基础,加之双边及多边旅游快速发展,为之提供了合作可能性。最后,彭教授总结出合作路径与区域合作模式,强调合作共赢、异同并存,争取构建“无障碍旅游圈”。鼓励积极发展“主体多元、行业综合性、区域联动”、“政府主导、综合协调”的旅游合作模式。

第二位报告人是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白永秀教授,他的主题是关于建立“一带一路”中国境外企业安保体系的思考。首先,白教授提出了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中国在频繁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与日俱增,各类风险也严重地威胁着自身的商业利益。接着,白教授通过几组案例分析,如2014年越南打砸中资企业、美对华冷轧钢实施522%反倾销税率等,强调建立“一带一路”中国境外企业安保体系的迫切性。接下来,白教授提出了建立中国境外企业安保体系的总体思路应按照“双险三控”进行——即风险与危险;预控、管控、急控。企业要了解风险与危险各自的类型及风险源、确定“双险”产生后果严重程度,及时制定预警方案、全过程控制方案及突发事故处理方案。最后,白教授提出了关于安保体系的几点建议,鼓励设立境外企业“双险”防范风险、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等。

第三位报告人是兰州大学经济学院郭爱君教授,他的报告主题是“协同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新趋向”。首先,郭教授阐述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演进及特征,接着讲述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及特点,强调合作共赢。最后,根据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新内涵,提出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新进展与新路径。其一,三大经济带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形成有效支撑;其二,十七个国家级新区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这些都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第四位报告人是来自浙江海洋大学、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的黄建钢教授,他带来的主题是—“边海经济”:国家发展的新空间——在“创新”理念和“一带一路”战略中思考。黄教授特别强调,“一带一路”是一种国际性、陆海统筹的、制度创新的区域概念。“一带一路”需要进行国际合作并且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合作,区域概念经过不断地发展才会成为一种“海陆统筹”。他认为,无论是国内制度还是国际制度,都是“一带一路”的羁绊。“一带一路”制度=“一带”制度+“一路”制度。他总结到,第一,区域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都需要创新;第二,可以从自然、文化、制度、行政角度给区域进行分类;第三,不同的分类会产生不同的理论。

第五位报告人是来自江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的康勇卫老师,他的报告主题是:“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部崛起路径新探—基于区域政策视角。康老师的报告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关于中部崛起的介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部新崛起、基于区域政策视角的中部崛起新探。中部崛起战略于2006年正式出台,国家针对每个中部省份给出了不同的政策扶持,但依然存在不足,在每个省份的成效也不大相同。他指出,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区域响应程度提高,但也伴随着一些对接困境,如分化大于融合、观望心态的存在等。最后,在区域政策视角的中部崛起路径新探方面,他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第一,加强政策沟通、搭建区域协调平台;第二,充分发挥通道作用、共享东西部政策;第三,孕育新中部(西三角、中三角);第四,从长远对接“一带一路”战略。

d.png


分论坛四(下半场)

下半场由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周国华教授主持。

甘肃行政学院刘英副教授对《遗产廊道背景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一体化创新》做了系统报告。刘教授认为,中国之所以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是西部大开发深入发展的结果。西部大开发是为了平衡区域差异。而差异过大则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刘教授从一体化包括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制度一体化,文化等入手,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经济的使命,大格局。并提出其对策是文化耦合深化,战略通道畅通,制度文化是关键。

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肖海霞副教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西北成长型资源城市绿色发展路径选择——以甘肃庆阳为例》做了系统报告。肖教授主要从成长型资源城市庆阳已显现出“黑色”发展的特征,成长型资源城市庆阳实施绿色发展的战略机遇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成长型资源城市庆阳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三个角度来阐述问题。并通过分析得出了绿色发展是庆阳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第三产业是庆阳实施绿色发展的主要路径,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成长型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王颂吉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中心城市产业合作研究——基于价值链分工视角》做了系统阐述。王老师之处丝绸之路的研究背景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及其实施,研究城市产业合作问题的缘由。研究内容主要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心城市产业合作中,样本中心城市的选取,中心城市产业合作的现状,加强中心城市产业合作的方案设计。研究不足之处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中心城市如何与国际中心城市如何实现有限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刘俊同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时空差异及其贸易效应——基于空间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进行论述。刘博士从丝绸之路背景,研究意义入手,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测度;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控件相关性测度;空间回归分析贸易便利化水平对贸易量的影响;地理加权回归识别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于贸易量影响效应在空间上分布的差异等方面。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王泽润同学对《“西兰乌”经济带:内涵、范围与路径选择》进行论述。王博士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地区必须形成统一市场和对外开放格局入手,指出“西兰乌”经济带的内涵,并沿着集聚—联动的思路,提出“西兰乌”经济带发展的路径选择是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加快推进区域分工与合作;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与区域一体化。其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实证研究基础。

zz.png


分论坛五(上半场)

第五分论坛的主题是:规划、管理与政策,上半场由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周国华教授主持,主要有5名老师和同学进行了研究成果报告。

第一位报告人是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周春山教授汇报了获奖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规划实践与理论回顾与展望”,文章通过对不同时期中国区域规划的实践和理论的展示,系统阐述了中国区域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指出中国区域规划实践和理论发展的阶段特征。通过总结区域规划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关系,分析我国区域规划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宝贵经验,周教授从我国现阶段区域规划发展环境出发,对我国区域规划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第二位报告人是西南名族大学经济学院郑长德教授,汇报了获奖论文“贫困陷阱、发展援助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减贫与发展”,文章提出问题,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通过对四川省国家级贫困县的转移矩阵的分析,引出贫困陷阱的概念,并进行了深度的模型研究。通过对四川省的深度研究分析了连篇特困民族地区的特点,具体包括地理学和人口学特征,深刻总结了造成持续性贫困的外部和内部文化方面的原因。并在论文中具体阐述了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应当给予的援助措施和侧重点。

第三位报告人是西南名族大学经济学院单德朋副教授,汇报了获奖论文“专业化、多样化与产业结构减贫效应的动态异质表现研究”,文章首先提出:新一轮扶贫攻坚阶段,研究产业结构的减贫效应是重要问题。在文章中,作者列举部分了2004年至2014年十年之间在我国扶贫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动态异质表现,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专业化与贫困减缓的关系具有显著的动态异质表现;专业化和多样化的减贫效果不同,并且多样化与贫困减缓的关系也应因相关多样化和不相干多样化而异;专业化和相关多样化对不同贫困群体的影响也存在差别。

第四位报告人是北京大学博士生周沂,汇报了获奖论文“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及其演化路径”,文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开始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并进行了诸如国际贸易理论、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理论等一些经典理论的概要阐述,专门介绍了演化经济地理的经典内涵。文章内容深刻,包括现今热门的全球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变化、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来源分析等内容,最后文章向我们表述了我们中国出口产品升级的路径演化问题。

第五位报告人是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硕士生张香君,汇报了获奖论文“湖南省经济空间格局动态分析”。文章介绍了作者对湖南省经济空间格局研究过程中的研究背景、研究结构及方法、研究结果、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和结论。文章选取湖南省2007年至2014年GDP为主要研究数据,以经济密度作为研究指标,分析计算得出了湖南经济整体空间分布集中在中东部,以长沙、株洲、湘潭为中心的经济发展高水平县域在地域上连接。最后得出来结论:经济发达的长株潭地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集聚能力;长株潭地区应发挥其对周边的带动作用;经济落后的和湘西北、湘西南地区需要政策和资源的倾斜带动。

a.png


分论坛五(下半场)

下半场由中山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周春山教授主持。

西南民族大学廖桂蓉教授汇报了题为“中国国藏族聚集区的收入关联性与减贫的外溢效应”的论文,该论文主要由引言、研究区域数据选择和研究方法、收入的空间关联性、减贫的空间溢出效应、结论与启示五部分构成;文章选取贫困问题具有明显地理约束特征的中国藏族聚居区为研究区域,以其17个地域空间统计数据为依据,把农牧民人均收入作为因变量,借助于ArcGis、GeoDa和R软件,来分析中国藏族聚居区17个地、市、州的收入关联性和减贫的外溢效应,通过量化空间地理环境因素,结合空间模型验证了具有相似自然环境、生产条件和人口特征的中国藏族聚居区收入的影响因素以及减贫的空间效应。

青岛科技大学刘广珠教授汇报了题为“基于区域经济学科的城市管理专业设置与发展”的论文,该文首先以近两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为背景,阐述了近年国务院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发展,介绍了城市管理专业发展的尝试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三个阶段和城市管理专业设置的地域分布状况,分析了这些年城市管理专业发展情况,并阐述了目前的城市管理主要有偏重公共管理范畴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偏重经济学范畴的区域经济管理模式和偏重建筑或基础设施范畴的尝试建设管理模式三种城市管理专业特色。

武汉社会科学院顾晓焱汇副研究员汇报了题为“生态创新视角下的生态城建设研究——基于中法武汉生态城的调查分析”的论文,该论文首先介绍对比天津中兴生态城建设样板,阐述该论文选题的由来,表达了武汉中法生态城与之不同,以生态城市的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介绍了目前武汉生态城建设进展,详细论述了中法生态城项目的背景及意义和中法生态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并指出中法生态城建设推进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留下生态城市推进中政府的作用是什么?什么范围与边界在哪里?等问题供大家思考。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宋娇娇同学汇报了题为“关于长沙市城市开发边界研究的几点思考”的论文,论文分别从研究背景、城市开发边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思考四个部分分别作了论述,在以十二五规划和中央会议中提出关于城市开发边界问题、划定城市开发边界首批试点城市的开展等为背景,比较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便捷的观点,运用生态红线划定方法、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得出初始边界生成,并留下了城市开发边界关于“划”和“管”的思考。

在大家汇报结束后,论坛主持人中山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周春山教授作了精彩的点评、各汇报人回答了参会者提出的问题,整个大会在积极的学术氛围下结束了。

x.png




分论坛六(上半场)

下午两点,RSAC 2016第六分会“青年学者论坛”上半场在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张纯老师的主持下正式开始。

来自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邓涛涛研究员做了题为“高铁对城市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的演讲。他采用计量经济建模分析法,以2006-2014年长三角地区县域城市数据为样本,从高铁推进与地区服务业集聚的显著相关性检验,与随之而来的相对区位条件变化对当地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强度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一目前全国高铁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自06年动车通车以来的服务业集聚状况。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邓涛涛指出,长三角高铁开通在初期(2007-2009年)对沿线城市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显著,但自2010年之后即表征为明显促进,并随时间呈现出逐渐增强趋势。同时,高铁引发的非均衡时间收敛效应,也使得沿线城市市场区位等级发生重构,沪宁杭及苏州、昆山等城市的辐射能力提升幅度显著大于嘉兴、余姚、奉化等城市。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管学院戴胜博士的论文《中国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收敛或发散?》由其师弟在会上代为分享。论文基于对粗放式发展情境下资源承载力衰退的担忧,提出通过观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演变态势,来评估区域发展是否平衡协调。戴胜团队选取2000-2013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半-非参数前沿模型(StoNED)刻画产出基准,利用CNLS技术估算自然对数形式的生产前沿模型,并使用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来探究TFP收敛性问题。结果显示,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追赶”效应、空间差异性与空间互动性,而中东部地区呈现明显的互动性和空间收敛。论文由此提出,在强化区域协作,缩小区域间绿色TFP增长差距的基础上,应对不同地区现状应建立分类指导体制,如西部地区要坚持生态优先,中部地区要有效维护资源承载力,而东部地区应大幅削减排放总量。

随后,来自北大城环学院的罗芊在会上分享了她对产业政策与区域产业的相关性研究。研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2003-2013)刻画各地区的产业演化路径,试图在技术关联的语境中,明确产业政策在区域产业演化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地方政府与产业的联系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政策能显著促进产业演化,其强度与地方政府的干预能力成正相关,证明路径创造也能成为产业演化的重要来源;而产业与地方政府建立的政治关联对产业政策作用发挥的影响,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善和经济水平提升,由负面转向正面。罗芊认为研究结论在地方政府基于特定区域所处发展阶段的考虑,明确自身在产业推动中所应扮演的角色方面,起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来自河南大学环境规划学院的吴娜琳老师展示了政府推动的特色农业项目在空间中的扩散效应研究。她通过对河南省西峡县香菇产业的调研,定量测度政府推动对农专项目空间扩散的影响强度,并明确其与无政府参与的扩散现象的区别。研究显示政府对扩散速度及强度的影响均为正向,但后者明显弱于前者,且总体上看,政府作用使得项目的空间扩散呈现较为均质的面状格局;同时,非政府因素(地理、资源、经济背景)的作用则使得前期这种整齐格局在后期趋向于相似集聚状态(相似生产规模、专业化水平、后期参与村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项目前期的地毯式普及有助于最佳适宜区的快速出现,利于政府在后期对这些地区给予更多支持,形成增长极。

会议最后,来自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的路江林从对隐性经济的刻画切入,分享了他对湖南省环境规制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研究选用2003-2014年市域面板数据,采用MIMIC法测算隐性经济环比增长规模。研究量化证明了环境规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隐型经济规模抬升,并证明隐性经济对环境污染确实存在正效应。路江林认为,政府应适当增强环境规制强度,并通过采取直接监督管理和优化税收政策等方式,加强对隐性经济的管理,并同时强化对隐性经济部门的排污惩罚力度。

ccc.png


分论坛六(下半场)

下半场由中央财经大学讲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秘书长黄志基老师主持。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曹桂全副教授汇报了题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区域发展差距变动的影响”的论文。文章从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以来两个时段论述了我国区域差距演变,并利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手段从其比重、结构、倾向性这几个方面进行样本比例分析。结合图表清晰明了的阐述区域协调发展情况,其中有明显显现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向低收入地区流动性趋强。该论文以面板回归分析的计量学分析方法研究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发展差距变动影响,得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在地区发展中的新趋势及其作为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财政转移支付对于低收入地区只具有“输血”而不是“造血”的功能,易产生负面依赖性和不可持续的弊端。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魏文栋老师汇报了优秀论文“电网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的论文。文章从中国能源时空分布与消费情况和中国电网建设为背景,以电网基建是否推动经济增长和影响机制为问题导向展开论文布局。针对现阶段我国对电网基建和区域经济关系课题理论研究少,数据难以获取的情况,作者以劳动方程和产生方程,结合短期和长期弹性的基本框架,运用产出方程,劳动方程和次不相关方法得出回归模型结果展开计量研究,并对资本存量、投资估算进行可靠性分析、区域分析、区域空间尺度分析。结合电网基建队区域经济的长期影响的时间差异,得出中国电力设施随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了长足发展,以及体制机制改革对于推动电力事业具有正向功能。

东南大学博士生徐嘉勃作了题为“Emerging Industrial Parks: Their Planning and Performance”的论文,中文译为“埃塞尔比亚:产业园区规划与发展”。论文以国外研究实例把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视角放大到世界角度,延伸了我们对区域经济研究的思维界线。文章从当前“一带一路”+“一洲”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对埃塞尔比亚国家基本概况及其经济增长情况、中国对埃、对非投资情况进行了描述性和数据分析结合形式的阐明埃塞尔比亚具备产业园区发展的基本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好和条件。文章中也简单介绍了中非产能合作的重要载体——园区建设发展情况,以及最后得出产业园规划发展中存在基建落后、产业部门重复累赘、经济法律制度落后不健全及园区管理运行经验不足的缺陷,须在今后中埃、中非工业园区合作中亟待改善。

顾惠作了题为“高铁建设对皖江八市与长三角核心区经济联系的影响研究”的论文。文章以时间轴的方式对皖江开发历程进行罗列分析其区域开发变化,并对其内部经济发展从经济规模、产业发展进行空间关联度比较。论文重点从皖江八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交通发展情况及高铁开通前后该地区是否呈现出高铁对皖江八市和长三角经济联系增强的情况运用线性替代模型、交通可达性、城市流强度等方面进行定量定性研究,得出高铁的开通对皖江八市外向性经济联系有增有减,对内高铁对皖江八市呈现的是经济联系正向提升作用。区域层面,与长三角合作更为紧密。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研究生柴多多汇报了优秀论文“京津冀县域人口城镇化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文章从京津冀地区基本概况开始展开,主要以探索空间数据分析、SPS降维因子分析、空间滞后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函数为分析方法,结合2000——2010年京津冀地区城镇化率和2010年为基准的地图对所研究区域进行时空变化格局研究。文章详细的对经济因子、产业结构因子、教育水平因子、地形因子这四个影响因素进行OLS回归和空间依赖诊断分析,并利用ArcGIS进行地理加权回归拟合度优化分析得出京津冀地区的研究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金璐璐作了题为“土地财政与制造业发展”的论文。文章以土地财政制度情况,土地财政现实情况及其正效应、负效应为背景,结合土地财政形式机制是怎样的问题和现有研究基础上的不足对观点进行机制分析和研究假设,机制分析中以降低企业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流入和产业规模扩张的数量和结构为论点,得出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互动作用。文章基于内生变量、外生变量进行模型设定,也得出了土地财政对于城市制造业发展具有正效应,有利于制造业规模增长,同时也具有负效应,不利于城市制造业结构升级双方面的影响。最后,文章也提出来相关政策建议。

汇报完毕后,在场与会者与汇报人就有关学术问题进行了友善而又卓有成效的问答与答疑。

bbbb.png


分论坛七

本次“新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互动与创新高端对话在15日下午三点举行,对话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教授主持,论坛围绕中国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在秀丽的湘江之畔,岳麓山下展开了激烈地学术讨论和深入的思想交流。

对话首先由主持人李国平教授对各位发言人作简单介绍,莅临此次对话的嘉宾有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白永秀教授、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刘秉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孔翔教授、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黄勤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周国华教授、浙江海洋大学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黄建钢教授和东北大学建筑学院修春亮教授。

接着白永秀教授阐述自己对“一带一路”的看法,他认为“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战略要从整体来看,它是中国走向世界一体化的代名词,同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深化了国际经贸关系,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外交战略,打破了美日封锁。提出了“西兰乌”经济带,说明了陕西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的地位,重视次区域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和陆地经济,具有深刻的地缘政治意义,也是一种高水平的战略性顶层设计,并希望战略之间能够互动和融合。

黄建钢教授发言,主张“一带一路”是走向国际之路,重点分析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强调“一路”要放在区域发展的角度看,培养动态思维,表达了舟山群岛作为海上之港的重要性,作为国家级经济新区,东海问题甚至比南海问题更严重,主张要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

南开大学刘秉镰教授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代表,论述了京津冀作为国家级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病,消除三大差距,解决高水平发展、改革创新、区域间协同发展的任务,形成城市连绵带,是一种内向型区域发展战略。刘教授同时希望学者理性地看待区域政策,跳出政绩引领下的决策者的规划看问题:从改革的角度,强调经济区划和行政区划的协调与统一。

对于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发展战略,先由来自长江上游的代表四川大学黄勤教授发言,黄教授叙述了四川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向生态共建和经济强省的方向发展。在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核心转向生态而不是经济,黄金水道的黄金效应也向生态效应转变,注重保护,不搞大开发,主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同时说明了针对四川本身的发展也有困惑,四川流域面积占长江流域面积的比重高,流段占比低,提出在省内搞生态和经济远远不够,要注重水环境的上中下游之间的联系和战略之间的互动和融合,并就四川谈了区域自豪感的个人体会。

来自长江下游的代表孔翔教授发言,他认为长江经济带建设确实要增强水系上的联系,论述了长三角城市群是发展较好的典范,体现在区域发展合作水平方面,具有很大的活力,提出区域发展的三大基本要求,一是以市场主导,二是重视民间基础,三是动态过程。也说明了长江经济带建设注重在生态保护方面,着重陈述了区域间补偿和改革创新。
周国华教授作为长江中游的代表,则从省区的层面,叠加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加以分析,强调提高区域的综合响应程度而不是单向响应度。指出提高湖南发展开放性,长株潭城市群的定位和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实现共同富裕;长江经济带发展难点在中游,要寻求突破。

关于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各位在场的学者各抒己见,展开了思想的碰撞,东北大学修春亮教授说“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始于地缘政治受阻,着重解决地缘政治关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则需要中央高层领导来抓;长江经济带发展前景广阔。李国平教授邀请其他老师参与对话和互动,南开大学李兰冰教授对各位学者的发言表示积极地赞同,并谈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多可能依靠市场机制,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点解决内部问题,强调政策作用对其的影响。

整个对话过程进行地如火如荼,最后由主持人李国平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感谢各位老师能够这样坐在一起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给我们很多收获,比如在思维范式上,要培养开放性思维;强调区域直接的联系同时要针对性的看问题,指出地理区域并非经济区域;国家政策公共方面,着重点放在均衡导向而非效应导向。

qqq.png


分论坛八

论坛由湖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秦建新教授主持,主要有6位老师和同学对研究成果进行了论述报告。

第一位报告人是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白泉涌副教授,他的报告题目是“流网络空间经济与大数据分析”。首先对大数据进行浅析,并且对大数据分析的概念进行两种解释,然后利用图表的形式对结构化数据以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介绍。然后,对网络数据深度层次关系的挖掘做出详细的讲解,主要利用不同领域的例子介绍跨类别深度层次关系的识别。之后,他又对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通过各种图示做出总结介绍,随后对自己的研究论题从流网络空间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流网络空间经济学研究方法介绍、流网络空间经济规模模型介绍、基于经济规模模型的实证研究介绍、研究展望5个方面做出报告。

第二位报告人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文余源副教授,他报告的题目是“基于流空间的珠三角巨型城市区网络特征研究”。文老师首先解答了为什么要提出巨型城市区的问题,随后又对北美洲、欧洲以及亚洲的巨型城市区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他从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证分析等方面来讲述研究成果。主要对珠三角地区的功能城市区域做了详细的报告,通过多种形式的图集和不同的方法来论证自己的研究。最后对珠三角地区包括香港、澳门的FUR分析做出细致的发展研究。

第三位报告人是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赵红军教授,他做出了题为“谁影响了中国历代都城地理位置的兴衰变迁:来自计量经济史学的证据”的精彩报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古代都城变迁情况,首先统计了曾经做过都城的城市及其延续时间,发现都城都集中分布在少数几个城市,尤其是在黄河与京杭大运河沿线有规律布局,所研究的成果可以补充国内外文献。然后赵教授对统一时期的都城选取的相关问题作出详细讲述,并且运用计算机数据变量处理的方法对影响都城变迁的各因素进行量化表示。赵教授以每10年为一个节点对所选城市进行研究其被选概率,发现影响因素主要是城市的绝对地理位置、经济政治相对地理位置、内陆化程度、中心度以及与皇帝起义地的距离等。最后,对分裂时期的都城选择、选择的时间以及当时的气候等影响通过量化、取权重等方法发现研究结果与原研究规律几乎没有大变化。

第四位报告人是来自Eris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中心的陈於立副总监,他的报告题目是“空间大数据技术在城市与区域管理中的应用探讨”。首先介绍了Eris公司和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随后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和区域科学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详细总结了GIS在区域科学研究中,可以发挥四方面的作用:空间可视化是基础、空间统计形成洞见、空间分析发现价值、空间趋势指导决策。从不同尺度解释GIS作为区域科学的技术支撑。随后,分析了近年来数据发展趋势及其遇到的挑战。最后,讲述了针对挑战所提出的四层解决对策。

第五位报告人是尹淑涵,来自贵州财经大学的研究生,她的题目是“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贵阳市为例”。首先对“智慧城市”的背景做出介绍,然后重点分析大数据在贵阳市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智慧管理、智慧交通、智慧生活。并且对贵阳市推动大数据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做法进行从四方面讲解: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文件促进大数据发展、大数据产业促进经济发展、高等院校促进大数据发展、技术产业资源不断发展。最后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加强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引进专业性人才,加强技术性建设、注重部门合作,打破信息壁垒、加大信息开放,鼓励居民参与。

第六位报告人是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研究生张丽璇,她的报告题目是“基于百度迁徙数据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特征研究”。首先介绍她的选题背景,然后介绍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相关分析。利用这些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进行密度分析、中心性分析、核心--边缘分析。最后得出结论:1. 从密度分析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密度较低。2. 通过中心性分析,各个城市点度中心性差距明显,在城市群中获取资源、信息能力悬殊。3. 通过核心—边缘分析,发现核心城市有3个,半边缘城市有10个,边缘城市有18个,呈现“金字塔”结构。4. 通过对基于人流的城市核心度与基于统计年鉴的城市中心职能强度进行相关性分析,两者呈现高度相关关系。

1.png 

分论坛九

第九分会场是青年学者论坛专场,由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副研究员邓涛涛老师主持。
华东理工大博士生孙攀做了题为“产业结构变迁、空间溢出及碳排放”的报告。他的研究是基于1999-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经济数据,采用空间杜宾面板数据设计计量经济模型,重点考察了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省域碳排放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顾子恒做了题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绩效的区位因素研究”的报告。他指出,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凛赋优势和政府优惠政策是早期招商引资的主要吸引力源泉;交通运输条件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绩效有明显的正向相关性;无形要素的积累和培育则会更多的受到法治、诚信等与抑制内生交易成本相关的因素的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弓媛媛做了题为“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增长:基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的报告,她的研究运用2003-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采用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GML指数来构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模型,发现我国环境规制强度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倒“N”型关系。

aaaaaaaaaaaaaaaaaaaaaa.png 

分论坛十

第十分会场由武汉大学中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建清教授主持,主要有5名老师和学生进行了研究成果报告。

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吴传清教授,由吴教授的学生代为发言,主题是“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他选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Topic模型,分别对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效率和影响因素进行测度。通过对纯技术效率、技术创新效率变动趋势等测度结果的分析,得出四个主要结论:第一,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效率呈快速上升态势,但各地区创新发展极不平衡,呈现“V型”分部格局;第二,处于中等发展水平的长江经济带省份创新动力相对不足,易产生创新要素无谓损失;第三,企业是长江经济带持久技术创新的最重要主题,良好的政府支持对长江经济带经济技术创新具有引导支撑作用;第四,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技术创新效率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

第二位报告人是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的曾刚教授,他报告的主题是“基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研究”。曾教授首先对长江经济带科技资源及产业发展进行了评价,认为长江经济带科技资源向大城市集中,工业生产向中小城市转移,科研与生产空间上呈现出分离趋势。然后,他对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合作水平进行评价,认为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水平不高,各城市间存在显著差异。曾教授通过对协同创新的制约因子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所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第二,研究经费与研发人员差异较为明显;第三,地理距离与区域科技发展水平制约了企业创新合作水平;第四,地方政府是制约跨界创新网络建设的重要因子之一,并提出建立长江经济带产业技术联盟和建立上海与外省市的跨界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基地的发展建言。

第三位报告人是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黄勤教授,她的报告题目为“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长江黄金水道的黄金效应及其评价——兼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下长江经济带建设”。黄教授指出,随着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长江经济带建设“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提出,各界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关注度有了更大的提高。黄教授认为对长江水道的黄金效应是水生态系统与流域经济社会系统的统一,是流域经济系统要素整合、功能完善、结构优化及系统关联的结果,提出黄金效应包括生态建设效应、环境保护效应、空间管制效应、产业集聚效应、通道开放效应五个方面,并从这五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黄金效应进行评价。

第四位报告人是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汝资老师,他的报告主题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城市TFP变化过程审视”。李老师首先选择长江经济带覆盖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系统评价“坏”产出的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指出2003-2014年间长江经济带ML指数总体呈波动变化态势,并将M 指数与ML指数变化进行对比,认为未考虑“坏”产出的TFP变化隐藏了污染物“减排效应”所体现的企业技术进步变化。然后,他从地区差异及空间集聚格局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认为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城市TFP变化差异较大,具有一点的空间集聚特征。

第五位报告人是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卢丽文,她的报告题目为“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她以涉及长江经济带的108个地级及地级以上级别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不同时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进行测算。她通过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源泉变化、生产率增长的时间变化、生产率增长的空间分布、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绿色发展竞争态等内容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技术的引进与创新的硬件改善取得了较明显的进步,但是绿色发展政策等软环境的改善还存在严重的滞后问题;第二,长江经济带城市资源配置效率处于逐步恶化态势,资源配置扭曲是影响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关键问题之一;第三,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中部塌陷”,中部地区的绿色发展问题值得重视。

asd.png


分论坛十一

论坛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王红漫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张耀军教授报告的主题为“主体功能区人口吸引力研究”。他运用31*31矩阵计算出的省份RIA值和336*336矩阵计算出的城市RIA值,分别分析省级单区域人口吸引力和变动趋势、市级区域人口吸引力。报告指出各区域对人口的吸引力总体上是东强于西、分省来看西部地区人口吸引力最低、分市来看中部地区的人口吸引力最低、我国区域人口吸引力的分化加剧。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的王桂新所长做了题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家庭收入”的报告。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家庭收入的关系、关系的差异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山区农村贫困情况的影响三个研究目的,分别提出了联立方程基础模型、地形与打工收入的交互项模型(I)、地形与劳动转移数量交互项模型(II)。

湖南师范大学的硕士生陈炉报告的题目是“长沙市职住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她采取了居住独立性指数、指数就业独立性两项测度指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长沙市职住关系对城市通勤的影响分析。

mmmm.png


分论坛十二

第十二场分论坛主题是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发展,兰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郭爱君教授主持。

辽师大郭建科副教授汇报了论文“哈大高铁对东北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地域空间影响——基于交通可达性影响”,就景点可达性空间格局和城市旅游供需市场的变化进行分析,从四方面提出东北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开发高铁沿线“一日游”和“两日游”精品旅游线路;旅游核心区要提升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强化区域间旅游合作与资源共享;加快其他高铁线路或支线建设。

北京交通大学张纯副教授汇报了题为“高速铁路对京津冀城市群形态的影响研究”的论文,着重介绍了高铁对该区域的协同发展作用,分别从交通的可达性、人口与产业的集聚情况作了分析,最后得出以下结论:高铁建设的影响不仅在于提供了交通基础设施,还带动了人口和经济要素的极化流动,与区域性交通/城市内部交通压力的叠加。

中国科学院大学郑丹老师就“基础设施水平与城市居民工资收入的空间差异”作了相关汇报,参考Roback的模型,从微观的角度,使用综合指数来反映城市基础设施的总体水平,得出以下结论:基础设施水平提高确实带动了居民名义工资收入的上涨;遗漏地理特征将导致对居民收入的估计产生偏误;溢价效应在不同教育水平的居民之间存在差异。
论坛期间,主持人郭爱君院长带头发问,带动气氛,现场响应热烈,多位学者展开讨论,带来了一个异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xxx.png


分论坛十三

第十三分论坛的主题是:新型城镇化,论坛由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沈正平主持。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的陈明生教授报告的主题是“产业升级、收入提高与我国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 。他提出“我国学者对于城市发展方式研究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以人为核心”的理念难以落到实处等问题,但没有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高收入是不可能的”的三个问题。他系统的阐述了产业升级、促进收入提高和城镇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进而提出我国产业升级和城镇居民收入提高的约束条件以及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渐进式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

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的赵维亮副教授做了题为“区域竞争优势-内涵、结构与生成模式”的报告。他提出区域竞争优势的内涵,主要包括区域竞争优势概念、层次和范围。然后,他通过总结关于竞争要素的相关研究,提出竞争优势要素的结构。最后得出区域竞争优势生成与发展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徐李璐邑报告的题目是“中国快速城镇化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她运用多元回归计量模型的方法从粮食需求的角度解释了中国快速城镇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以及运用采用DEA方法下的Malmquist指数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从粮食供给的角度推理得出中国快速城镇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zzzzz.png


分论坛十四

第二届区域科学院长/系主任论坛专场由北京大学薛领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教授报告的主题是“如何在高校建设智库型研究院”。他提出区域科学学科具有建设新型智库的诸多优势条件,同时高校建设新型智库也面临诸多挑战。然后,他介绍了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和2015年成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的中心职能和使命,以及这两个组织进行的实践活动。最后,他指出如何建设高端智库(创新亮点)。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邓翔教授报告的主题是“区域经济学科专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他介绍了四川大学区域经济学科的相关研究机构的形成与区域经济学科相关的成果以及四川大学研究生的课程和学术训练,主要分为三大板块:主流经济学、地理学、空间理论与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应用和政策分析(为地方经济服务)。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耀彬教授报告的主题是“从供给侧结构改革视角看地方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问题”。他指出了现有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表现出的普遍问题,包括学生毕业失业现象普遍存在、教师社会地位日渐弱化现象普通存在、领导岗位焦虑强化现象普遍存在等。接下来,他分析了现有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问题存在的共性原因,包括供需张力存在矛盾(供方需要优势学科,需方需要块头学科)、供需出路存在矛盾(供方按照公共产品,需方对接市场产品)等。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孔翔教授报告的主题是“依托人文地理学学科优势培养区域科学特色人才的思考”。他指出了区域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特色、人文地理学在区域科学研究中的独特价值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依托人文地理学科培养特色人才的实践。

qqqqq.png


新发展理念与长江经济带建设——高峰对话

本次“新发展理念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对话在16日上午举行,论坛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展开了关于长江经济带理念发展的深度交流。

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魏后凯教授首先介绍了莅临此次论坛的各位嘉宾,并提出此次论坛分为两个环节:嘉宾三分钟自由发言与集体讨论、提问环节。

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简单阐述了自己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看法。长江经济带发展条件优越,未来发展潜力还很大,而沿海发展已经到达了一定程度,且长江经济地大多属于低端环节,因此内地崛起,缩小沿海经济差距是关键。

中国人民大学孙久文教授从区域经济角度认为宏观上可以建立战略经济带,而落实到实际则应发展块状经济,具体实行;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坚持黄金水道的航运优势;从环保角度,限制开发地域、严格开发目的。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肖金成教授认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不搞大开发并不意味着不开发,对于实现提出了五大建议:实施功能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城市化战略;空间规划;工业禁园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浙江大学陈建军教授则认为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很重要,并以杭州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了产业融合和创新是关键,提倡发展可以借鉴国内外新路径和新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张可云教授从学理、中央发布纲要目的及个人观点三方面进行阐述。长江经济带是非实体规划区域,上中下合作开发很重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下,各段发展不一致,下游应对上游进行生态补偿;中国新经济常态下,中西部未来发展成为中国发展中坚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曾刚教授指出,无开发,不经济;无保护,无未来。绿色发展尤其是绿色技术应重视,政府应当发挥职能,缓解现在市场混乱现状,促进企业技术开发。

湖南省湘西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周震虹主任从城市集聚人才,肯定了城市群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离不开产业园,突出园区;使用绿色、低碳技术;上下游生态补偿等对长江经济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湖南师范大学朱翔教授主要从长江流域方面提出了各段支干流应当在绿色发展、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谨慎开发,开发力度及覆盖地域。

提问环节中,来自各地的学者们纷纷提问,嘉宾们切合自身的理解和经验对一系列问题做出了积极回答。

此次论坛交流大家积极阐述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论坛最后,魏教授感谢大家的积极讨论,呈现给了大家一场学术上的盛宴。

yy.png


中国区域科学之夜

“区域科学之夜”是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年会的特色节目。10月15日晚,中国区域科学之夜在长沙枫林宾馆二楼枫叶潇湘多功能厅举行。湖南师范大学的师生以及与会的代表纷纷展示才艺,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演出。演出的第一个节目是由来自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同学们表演的“龙舞太极”,配合着激昂的音乐,同学们挥舞着一条长龙上下翻飞,激情四射;紧接着音乐一变,几位太极高手出现在场地中央,开合之势仿佛几份威严。第二个节目是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同学带来的二胡齐奏《赛马》,激扬的音乐声把骏马奔腾的气势完整的表现出来。接下来的环节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张广君献上了一首《北国之春》,表达自己对导师的感恩之情;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媛老师演唱了一首《芦花》,向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达了自己的欢迎之情。其后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学生还演唱了《红色高跟鞋》、《南山南·师大版》为整个演出助兴。在双人舞《天遇》中,两位舞者凭借自己出色的动作和优雅的舞姿也获得了阵阵掌声;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的学生模特们身穿精心设计的服装展示,带来了青春靓丽的气息;演出的最后由音乐学院天籁合唱团带来两首小合唱《浏阳河》、《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也迎来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中国区域科学之夜圆满结束!

jj.png

演出人员在进行最后的彩排

111111.png

演出现场(一)

222222222222222.png

演出现场(二)

致谢

感谢为本次区协年会报道提供大力支持的志愿者:中国地质大学的马静博士、湘潭大学的王慷楷同学、同济大学的高舟同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候韬同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王歆然同学、湖南师范大学的王富珍同学、崔树强同学、赵苏琴同学、刘帅峰同学、范星同学、黄天慧同学、罗鹏同学、谢亚文同学、熊娟同学、陈静毅同学、汤坤同学、张冬柯同学、张明山同学、吴小双同学、张倩倩同学、吴佳敏同学,感谢你们的给力相助
稿件由李丽霞、林永然与志愿者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