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会议总结

发布时间:2016-09-22

中国区域旅游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暨耀州区全域旅游推介会于2016年7月24-27日在陕西耀州红色旅游小镇照金召开。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承办单位的辛勤努力下,在与会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下,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大会共有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35个单位的56名代表参加。会议围绕“全域旅游的理论与实践”、”旅游供给侧改革“、“耀州区如何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等核心议题举行了包括主旨报告、圆桌论坛、专业考察、专家建言等多个板块的学术活动。

在主旨报告板块,共有6位专家做了精彩的演讲。

四川大学杨振之教授分享了他对全域旅游的缘起、内涵、根本要务、阶段性发展模式等理论问题的认识,介绍了他在全域旅游规划中的实践心得。杨振之教授认为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产业来统筹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优化配置区域生产要素的创新发展模式。他提出了全域旅游的三阶段发展模式:初级阶段的党政一把手统筹模式;中间阶段以落实公共福利供给和统筹旅游休闲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旅游休闲区发展模式;而高级阶段则是跨区域的旅游功能区模式。

青岛大学马波教授通过逻辑严密的学理分析为我们揭示了全域旅游的生发机理和政策含义。马波教授运用场域理论分析了旅游场域的要素构成及其扩张动力,并从空间边界、产业融合边界、地区主导产业选择边界、政府旅游组织边界等方面探讨了旅游场域扩张的边界。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马波教授为全域旅游这一阶段性发展模式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包括在发展中要切实把握好旅游业的集聚、集中特征;要突出强调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要收紧旅游业主导发展的地区选择范围;政府旅游组织要加强法治和智慧旅游建设;区域旅游要向系统嵌入式发展模式转变等。

湖北大学李志飞教授对比分析了全域旅游时代与景点旅游时代的区别和联系,总结提炼了全域旅游时代的四个转变和三个不变。他认为全域旅游时代要切实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从居民和游客分离的二元世界转向游客空间和居民空间两空合一的一元空间;二是从门票经济转向产业经济;三是旅游规划从辅助规划转向先行规划;四是从迁民转向安民。同时,全域旅游也要遵循三个不变:即景区的核心地位不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变;特色为王的理念不变。

西安外国语大学潘秋玲教授总结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基本路径和以旅游业发展为主导的创新方向。潘教授认为“全域旅游”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具有一致性,旅游产业可以作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资源型城市的全域旅游发展应该有六个创新方向:即理念创新、共享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规划创新和产品创新。

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王明星教授从案例分析视角,对全域旅游视野下广州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总结,剖析了广州休闲农业旅游的几个成功案例和发展经验。广州大学的彭顺生教授基于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创新性地提出了构建粤湘桂开放型乡村旅游圈的构想,并对旅游圈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空间布局和发展思路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

在圆桌论坛版块,有2组共10位专家分别就“旅游供给侧改革”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两个议题展开了精彩的研讨,提出了很多非常有深度、有意义的观点,碰撞出了很多学术火花。比如在“旅游供给侧改革”议题中,王远坤教授对制度供给不足的思考、王明星教授对广州新农村改造中的供给侧内涵的梳理、张青教授对旅游人性化服务的强调、彭顺生教授对私有化需求与公有制之间的矛盾与突破路径的探讨、李开宇教授对公共资源使用与景区收费问题的思辨。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议题中,乌铁红教授、王永生局长、李志飞教授、许南垣教授、宋立中教授从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中各层面各主体间关系、全域旅游示范区应采取的具体行动、全域旅游发展分析的休闲旅游视角、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准入条件和类型多样化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

在耀州全域旅游推介会板块,与会专家立足各自研究领域和专长,结合对耀州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实地考察,从耀州区旅游业发展战略思路、旅游业态创新思路、旅游景区项目优化思路、旅游形象推广与市场开发策略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议。

本次年会期间理论亮点纷呈,学术火花不断,实践指导性突出,为理论界和实践界深化对全域旅游的认识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为今后开展区域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揭开了新的序幕。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