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贫困地区精准脱贫学术研讨会”在西南民族大学召开

发布时间:2016-09-20


“全国贫困地区精准脱贫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9月16—18日在四川成都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西南民族大学主办,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民族经济专业委员会、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西部民族经济研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联合承办。来自国务院扶贫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4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及连片特困地区所在省区的研究机构与高校及扶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等1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受到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四川省创新团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的资助。

会议开幕式于17日上午举行。开幕式上,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吉克跃林代表校党委和校行政及全校56个民族的全体师生,对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胜阶段。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我国的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在扶贫攻坚的新阶段,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和西南民族大学主办的“全国贫困地区精准脱贫学术研讨会”,深入研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总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经验与规律,更好地、更有效地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相信会议形成的成果,对于政府的决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教授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的提出和发展,认为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现阶段,召开“全国贫困地区精准脱贫学术研讨会”,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总结,这对于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开幕式上,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教授宣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关于设立民族经济专业委员会的批复,并举行了“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民族经济专业委员会”授牌仪式。开幕式由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西部民族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民族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长德教授主持。

魏后凯.jpg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魏后凯教授致辞

QQ图片20160920160444.png

西南民族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吉克跃林教授致辞


孙久文教授发言.jpg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孙久文教授宣读关于设立民族经济专业委员会的批复


孙久文教授主持了大会主旨报告。国务院扶贫办培训宣传中心主任黄承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教授、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赵作权教授、四川农业大学庄天慧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成艾华教授作了大会主旨报告。黄承伟教授在题为“我国脱贫攻坚的前沿问题”报告中,分析了中国脱贫攻坚的背景,提出了十个脱贫攻坚的前沿问题:历史方位、脱贫标准、精准施策、精准帮扶与片区发展结合、扶贫开发与兜底扶贫结合、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工作格局、资金投入保障、独特优势、能力建设。魏后凯教授在“关于中国扶贫开发的中长期战略”的演讲中,认为反贫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央提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符合全面小康要求的一个中期战略目标。他提出当前实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识别不够精准和退出机制缺乏;减贫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力量参与精准帮扶制度不完善;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制度缺乏有效衔接。面对这些问题,提出继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提高资金使用;实行多元化的精准扶贫策略;建立精准高效的扶贫管理机制。魏教授还指出:在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基础上,需要着手研究2030年中国反贫困的长期战略问题,实现从绝对贫困治理向相对贫困治理的转变。赵作权教授演讲的题目是:“美国扶贫模式:梦想与现实的冲突”,分析了美国ARC立法:梦想模型(“米”字),讨论了美国Appalachia现状,并讨论了美国扶贫模式对中国的启发。庄天慧教授在演讲中,基于四川省2015年度精准脱贫成效第三评估,提出了推进脱贫攻坚亟待解决的问题:扶贫政策刚性约束多,基层创新空间受限;贫困户帮扶平均化与贫困村帮扶等级化倾向问题;产业扶贫“三化”现象突出;“五个一”整体联动较弱;识别依据相对性与退出参照绝对性的悖论。成艾华教授在题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现状、困难与对策”的报告中,分析了民族地区的贫困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出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的对策:分类指导因地施策,实现扶贫开发精确瞄准;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提升地区市场竞争实力;开发匹配人力资源,增进地方自我发展能力;加强推行生态补偿,实现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推进;创新分类扶持机制,增强制度保障实施能力。大会主旨报告瞄准扶贫攻坚前沿,洞见深刻,提出了诸多有待研究的问题,与会学者受益匪浅。

黄.jpg

国务院扶贫办培训宣传中心主任黄承伟教授作主旨演讲


赵作权.jpg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赵作权教授作主旨演讲

成艾华.jpg

中南民族大学成艾华教授作报告

王慧.jpg

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庄天慧教授作报告

分组讨论中,与会学者就金融发展与精准扶贫、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与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政策实践、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证等论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在18日的大会报告中,首都经贸大学的张强教授、北方民族大学的范建荣教授、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校的凌经球教授、贵州大学的安和平教授、西南民族大学的伍艳教授、廖桂蓉教授和单德朋博士等报告了他们关于精准扶贫方面的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肯定和关注。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赵作权教授从感谢、感动、感想三个方面对会议进行了精彩的总结,认为会议开得很成功,主题明确,会议紧紧围绕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中的理论与政策问题展开;参会人员广泛,既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又有来自扶贫攻坚第一线的领导和驻村第一书记和基层金融机构的干部和研究人员;研讨深入,提出了诸多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和政策建议,体现出了学者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对贫困人口的关照和尊重。他希望与会人员充分利用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这个平台,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把贫困问题和民族问题的研究推向一个新高度。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民族经济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