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平:解决“大城市病”重在建立起大城市内部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

发布时间:2022-01-12

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1年会于近期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优化:智慧、生态与人文”。会议邀请了相关领域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参会并围绕主题进行研讨,分享思想成果与研究发现。本文根据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教授的主题演讲整理。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我国大城市规模并不过大,解决“大城市病”重在建立起大城市内部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


主要有以下四个观点:


一、我国大城市人口占比持续增加,大城市越来越大,并且部分大城市出现了“大城市病”;

二、我国大城市还会越来越多,城市规模还会越来越大;

三、我国的城市规模并不过大;

四、在大城市发展过程中,为避免“大城市病”,需要建立起大城市内部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


第一个观点,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21个超大、特大城市,其人口占总量的23%。根据联合国的统计,1980年大城市人口占21%,而2015年我国大城市的人口占比已经超过40%。总体来看,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我们人口超过一千万的超大城市,2015年是6个,现在我们自己统计是7个。 我们看这个过程,通过大城市人口占比的增加可以看到大城市越来越大。


第二个观点,大城市还会不会多?城市聚集趋势潮流阻挡不了,面向未来中国城市化水平也会达到80%以上,还会有三亿人放在哪儿,刚才方老师讲到还是靠都市圈。这个过程中大城市支撑这些人口,而且我们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的政策还会越来越多。


第三个观点,我们比较一下城市规模到底大还是不大?


首先我们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城镇化水平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人口急剧增长,大城市而且城市密集区大量出现。大城市发展有自己的微观基础,有集聚规模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和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我国大城市人口占比低于美国和日本,但是我们高于欧洲的主要城市。欧洲有多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非常早。在那个年代城市发展相对来说会更加快速,当年巴黎和伦敦也非常大、非常不均衡。这种情况下,我们这种大城市占比处于中等的水平,城市首位度是最低的,包括我们最大的城市上海,城市人口是2348万人。面向未来,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就有可能超过现在日本东京。东京大都市圈人口是3726万,但是东京这个名字包括了日本全部大都市圈的人口。未来30年内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概率在中国,连到一起就是了。


我们梳理一下全球19个主要国家大城市占比,在有一千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国家当中,我国大城市人口占比并不高,处在中间的位置,比我们高的有9个,比我们低的也有9个,后发的国家大城市是有优势的。


首位度,上海最大,城市人口占总城市人口比重为3.09%,德国是比较高的,德国为5.57%。首位度低的情况下,我们总数很大,所以我们有大城市。当然城市大了会有问题,会有“大城市病”。


第四个观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认识到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承载人口和经济功能的主要空间载体还会增加。所以不一定会大城市越来越大,小城市越来越小。根据“六普”、“七普”的人口变化我们就要控制大城市?不是,大城市还要继续支持,至少不要限制超大、特大城市在内的大城市,这个时候涉及到人口问题、指标问题。当然我们要尽量避免出现“大城市病”,这就需要向多中心、网络化发展,包括刚才讲的交通导向上的发展。我们变单中心结构为多中心、网络化的结构,推进交通导向城市发展模式,一方面可以发展大城市实现分散性规模经济,同时我们可以避免“大城市病”。



文章来源:城中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