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市县关系 打破城乡壁垒

发布时间:2021-06-28

以城市为中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把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人为割裂开来,不仅会强化城乡二元结构,而且会极大地影响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地改市”和“市管县”制度的改革,虽未强制推行,但仅历时20年,便有超过80%的地区改成了市,根本改变了市地分设,市县分割的现实,向市县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地改市”“市管县”改革的目的是从行政体制方面打破城乡分割、市地分治导致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由于长期以来控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并限制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多数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欠帐,功能不健全,设施不完善,产业和人口规模与所在区域的人口规模不相称,“小马拉大车”。近年来,各城市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力度,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功能也在不断健全,但对各县及各乡镇的带动作用还不强,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县经济不相融合的情况。一些学者认为,市管县之后,出现了“市吃县,市刮县,市压县”的状况。根据我们的调查和了解,这些情况只是个别现象,并非普遍存在。如西部地区的多数县财政要吃补贴,县级地方税市级基本不参与分成,有的地级市还给县级财政补贴一部分。东部地区的浙江和福建两省的县级财政由省财政直管,“市吃县”更是无从谈起。以城市为中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把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人为割裂开来,不仅会强化城乡二元结构,而且会极大地影响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市管县不是“市吃县”,而是“市带县”。各地级市不能“自顾自”独立发展,而应把各县乡统一纳入发展规划之内,实现交通一体化、通讯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教育一体化、医疗卫生一体化等,在此基础上实现城乡一体化按照目前的行政区划体制。地级市政府不是城市政府。而是区域政府。应为全区域的人民负责。


目前,县乡财政困难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随着农业税的减征,县乡财政会更加困难。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仅盯着县域本身,也不能全靠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要从经济要素加快流向中心城市这一不可扭转的趋势考虑,加重市级财政的责任。基础教育支出由县级财政负责改为县级财政和市级财政共同负责;县级政府行政支出缺口应由市财政负责弥补;卫生防疫由市卫生部门统一组织,支出统一平衡;县乡道路也应由市统一规划,由市交通部门组织修建,从根本上避免”断头路”。加重市政府和市财政的支出责任,既能减轻县级政府的负担,又能有效避免在城市大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解决在中国长期存在的“先进的城市”和“落后的农村”这一普遍问题。只有理顺了市县关系,彻底打破城乡壁垒,变二元结构为一元结构,困扰我们多年的“三农问题”才有希望得到根本解决。


作者:肖金成
来源:《安徽决策咨询》2004年第7期


作者:肖金成
来源:《安徽决策咨询》2004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