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专访

发布时间:2020-06-11

《理论周刊》专访知名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扩大内需要牵“牛鼻子”


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在此大背景下,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备受关注。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如何?为何强调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怎样稳企业保就业?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广州日报《理论周刊》特邀请经济学家、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肖金成教授,就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扩大外贸投资消费不易但有文章可做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此背景下,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基本面?


肖金成:总的来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还是不错的,潜力很大。拉动GDP增长依靠外贸、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应该说,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比预想的要大得多。由于我国外贸面向欧美的比重比较大,而欧美的疫情至今没有根本好转,其经济受到的冲击肯定要大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意味着需求将随之下降,我国外向型产业也将因此受到影响。同时,国际供应链也受到冲击,即便我国多数产品的国产化程度很高,一些零部件仍然免不了要进口,疫情必然影响零部件的供给。国际疫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冲击,在供需两方面都有很大影响。也就是说,我们的外贸增长将会放慢,与去年持平甚至负增长都是完全可能的。因此要尽可能减少疫情的影响,更多开辟外贸渠道,保证供应链不断裂。国内疫情基本控制之后,很多企业行动比较快,包括与疫情较轻的国家加强贸易往来,扩大外贸还有文章可做。


从投资来说,信心是关键,正因为如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预期,扩大投资需求。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只有经济预期向好,未来市场需求扩大,才会扩大生产扩大投资。疫情总归会过去的,之后市场会重启,消费需求会恢复,应采取措施提升企业的信心,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同时,政府投资要积极有为,才能拉动经济增长。过去,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铁路、公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俗称“铁公基”,但这样的项目前期准备时间较长,2020年开工已经来不及。而目前提出的“新基建”从量上来说不会很大,对经济的拉动力有限。仅靠“新基建”,要拉动百万亿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比较困难。我认为,都市圈是拉动投资需求的重要领域。为发挥都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上马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加快规划设计,抓紧开工建设。另外,过去我们搞了很多开发区、工业园区,投入严重不足,项目入驻率不高,政府应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承接沿海地区和国外的产业转移。


扩大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往往遇到国际市场波动的时候,我们就会想到扩大内需,今年同样如此。但国内需求如何扩大?其实潜力是很大的,提高城镇化水平是重要途径。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超过60%,但很多人的家属在农村,一个人在城市务工经商,消费水平很难提高,如果全家进城,消费就会成倍增加。当然,扩大消费需求的前提是要提高就业率,提高劳动报酬,因此稳就业就是稳需求。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您认为对经济发展和增长应该有怎样的合理预期?


肖金成:今年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而是围绕“六稳”“六保”布局。“六稳”是针对我们扩大内需市场,建立国内供应链的一个重要举措,尽可能减少疫情对我国的影响。但问题仍然不少,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决。之所以没有增长指标,原因很简单,就是今年增量指标很难确定,不确定性太大。第一季度的经济下滑难以找补回来,国际疫情何时结束,国际市场能够打开多少,都还是未知数。显然,第二季度同样受到很大影响,未来的增长预期实际上是很难把握的。我们说经济基本面很好,但潜在的需求不代表现实的需求,有增长潜力并不一定有现实的动力。如何变潜力为动力,变潜在的需求为现实的需求,需要很多政策和举措。


从三季度开始,我们要采取措施“促增长”,加大增长的动力,这样才能真正“稳增长”。都市圈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搬迁等都是促增长的措施。中国经济要保持持续向好,前提是扩大投入,而扩大投入就要防范金融风险。近年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下调,有人说是“开闸放水”,提出不搞“大水漫灌”,我认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不是“放水”,而是“输血”。经济领域严重缺血已是不争的事实,高存款准备金率锁定了一大笔资金,使实体经济的资金严重不足,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水”只是解决干渴的问题,而“血液”是提供动力的。现在市场需要的正是解决实体经济领域的动力不足问题。我们已经清楚市场动力不足,寄希望于财政助力,犹如嫌牛走得慢,就抬着牛走,抬着牛走是很费力的,而牵着牛鼻子走就容易得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把其降到正常水平,就是牵“牛鼻子”。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既可以扩大投资需求,也可以扩大消费需求。增加主流资金供给,减少银行表外业务,才能防范金融风险。


扩大内需之路虽不平坦仍有潜力可挖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扩大内需被放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这一战略的现实针对性及意义何在?


肖金成:疫情之下,国际市场肯定会萎缩,而国内市场是我们自己可以调控的。过去,劳动力是我国最大的优势,现在可以说,国内市场是我国最大的优势。通过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让很多企业的产品得以销售出去,这一点我们还是应该有信心的。要知道,我们有一个14亿人的大市场,总量是很大的。我们曾经勒紧裤带搞生产,强调生产、不鼓励消费,大家以节俭为家风,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不穿坏是不会换的,我本人也是如此,但现在的年轻人改变不小。所以,同时盯紧国际国内的需求,对我国经济基本面有很大的正面作用。


当然,扩大内需的路并不是那么平坦,不是主观上想扩大就能扩大,阻力还是很大。中国人爱存款,所以居民储蓄率高,收入越不稳定,越会捂紧自己的“钱袋”。受疫情影响,收入提高比较缓慢,在不能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要扩大消费是很难的。只有企业扩大投资需求,进而活跃市场,就业率得以提高,居民收入相应增加,才能够扩大消费,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扩大内需我们还有哪些潜力可挖?如何才能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


肖金成:提高城镇化水平是扩大内需最大潜力所在。所以,要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消除农民进城障碍,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让更多的人口更快速、更便捷地顺利落户。全家进城肯定能扩大消费需求。但是,现在农民和过去不一样了,有的农民不愿意把户口迁到城市,这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农民发现城里工作不太稳定,而且城市消费比农村高,收入没有预想中高,不足以养活一家人。农民拥有农村户籍,有承包地、宅基地、农业补贴等,农民的福利在增加,户口迁走后就难以保证仍然拥有这些权益。当然,我们可以不纠结于户口,让农民进城后,得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享受城市居民同等权益,打消其后顾之忧。我们不希望出现大量劳动力回流。如果农民工大量还乡,我国的第二产业就会缺少劳动力,导致第二产业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工业化进程就会受到影响。在工业化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地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转移到城市,农民工时刻准备回老家,不再作为第二产业的后备军,会出现城市的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将大幅度上升,产业就可能会向国外转移,而产业萎缩,经济也就必然停滞,这是值得我们担忧的。农民工回到农村,收入增长变慢,导致消费增长缓慢,消费市场就难以扩大。


在不确定性增强的经济环境下,“稳预期”尤为重要,使消费者、企业都能吃到“定心丸”,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第一,要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使大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抱有希望,让投资者知道我国的内需潜力大,并相信疫情结束之后,经济会取得恢复性增长。第二,去产能之后,有些产能在进行结构调整之后还会扩大,市场需求也会扩大,进而促使企业觉得是扩大投资的一个时机,并加快投资进度和扩大投资规模。当前,面对疫情的影响,举全国之力扩大内需已是社会各界的共识。


着力稳企业保就业帮助企业重建信心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项减税降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金融支持措施“稳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这样的政策安排在当前形势下有何重要意义?


肖金成: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市场稳定,企业就能稳定地生产,反之,接不到订单,则会相应缩小生产规模,企业就会裁员。在当前形势下,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其顺利渡过难关,稳生产、少裁员,非常重要。通过多项减税降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金融支持措施“稳企业”,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发展的信心。

 

当前很多企业面临很大压力,尤其在国际市场萎缩,国内市场暂时还没有扩大之时,有的企业在艰难中度日。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减税降费,扩大资金的供给也很关键。现在贷款难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尤其是有一定风险的企业贷款更难。应该说,政府的手不要伸太长,但是该伸手时还得伸手,如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可以有所作为。如政府可以通过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承担银行的风险,帮助其恢复生产转型发展,并为企业减负,否则这些企业可能很快就倒闭了。


广州日报《理论周刊》: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保就业、稳就业、促就业的着力点在哪里?


肖金成:稳企业就是保就业的着力点。就业岗位就在企业,企业不裁员,就业就稳定了。而只有保就业,扩大市场需求,企业有了好的预期,才可能开足马力搞生产。保居民就业是“六保”任务之首,国家要求各地各部门千方百计保就业,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


在疫情冲击之下,特别是服务业受到重大影响,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开业带来的后果是养不起员工。所以,要“一面抗疫情,一面促生产”,一方面对疫情输入进行有效应对,并采取措施打消居民对疫情的恐惧,另一方面要把复工复产作为重要任务,尽快实现生产生活正常化。当前,全国各地迅速出台了系列政策,全面强化保就业的举措,整个就业市场已经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来源:《广州日报》2020年6月8日A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