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与园区建设

发布时间:2019-11-20

新浪财经讯 9月20日消息,由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商务部国际贸易合作研究院,新浪财经联合举办的2019东北亚经济论坛在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市举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研究员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产业发展与园区建设”的演讲。

肖金成表示,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没有产业就没有财政、没有税收。因此,我们研究东北经济振兴,就要研究东北的产业发展,研究产业如何重建。

我是研究区域经济的,为什么来谈产业?因为我认为东北问题最终归结到产业问题。我在一九九八年之前研究国有企业改革,主要研究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我在大连生活过四年,很多同学都是东北人,对东北有一些了解。我研究了东北国有企业从兴盛到衰落的全过程。

通过研究,我认识到东北问题实际上就是产业问题,产业衰落了,就业岗位减少了,导致人才外流。为什么东北人要往外走?就是在当地没有很好的就业岗位,没有很高的收入,当然要外流。东北人很多都是从山东、河北闯关东过来的,为什么来?因为这里有产业、有收入,现在产业衰落了,收入降低了,当然就要走。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没有产业就没有税收,就没有财政收入。没有财政收入,政府怎么运行?靠上级政府转移支付,只能勒紧裤带过紧日子。居民收入降低导致消费水平降低,服务业发展受到巨大影响。研究东北发展,研究东北振兴,就要研究如何发展产业,所以我提出,东北产业要重建。

东北的产业基础是很雄厚的。很多人说,辽宁是共和国的长子,沈阳是共和国的第一装备部,装备制造业很发达。东北的矿业资源、森林资源为共和国做出过巨大贡献,但不幸的是,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没有迈过市场这道坎,产业被市场冲得七零八落。

必须考虑产业如何重建,产业不重建,不发展产业,花钱找国家要,就业如何解决?大家都去盖房子,钱从哪里来?不是说东北地区的政府不重视发展产业,很重视,而且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去年我在辽宁省委党校做报告,了解到辽宁要搞六大产业体系,有人问我,东北到底发展什么产业?我说将近1亿人,一百多万平方公里,还要讨论发展什么产业?不发展什么产业?这么大的面积,这么多的人口,什么产业都可以发展。钢铁工业、化学工业、能源工业等重化工业都可以发展,其他产业当然也可以发展,轻纺工业、制造业、智能产业等等,均可以发展,关键是哪些产业能发展起来。不是构建什么产业体系的问题,是有没有人来投资、有没有人来在这里发展产业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了,投资者之所以不来,是因为营商环境问题。原因找到了,营商环境如何改善呢?有很多的途径,很多的招数,大家都谈了很多,但营商环境改善谈何容易。振臂一呼营商环境就改善了,法制就建立起来了,实际上道理大家都知道,关键是谁来干?怎么干?从哪入手的问题?不是建立什么体系不建立什么体系,不是发展什么产业不发展什么产业,关键是解决营商环境问题。恰恰是营商环境的改善,不是那么容易做到,都想到了,都说到了,但不容易做到。

我国改革开放40年最大的变化是变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时期,我们把全国的税收集中到中央政府,然后由中央在全国配置资源。我现在供职的国家发改委,原来叫国家计划委员会,负责编制投资计划。我1982年1月大学毕业后到财政部报到被分配在基本建设司,基本建设司负责将40%的财政资金按照国家计划拨出去。我干了几年的拨款工作,从来不问钱是怎么收上来的。在税务总局工作的同事也不关注钱是怎么拨出去的,一切都顺理成章。我所做的就是国家计委对哪个项目投资多少,我就把资金按期按量拨付到项目所在的部门。产业在哪里发展,项目在哪里建设,是由国家确定的,是由政府负责建设的。那个时候,讨论什么产业在什么地方发展,讨论构建产业体系,我认为是有用的,现在有用吗?现在政府提出发展什么产业,尤其是地方政府提出发展什么产业,我认为没有太大的作用,因为工业企业的投资主体已经不是政府,而是企业。企业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这也是改革初期所要达到的目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国不能生产录像机,就在大连搞了录像机生产项目,建成了以后,发现老百姓不看录像了,看DVD了。政府想振兴电子产业,但没有想到市场的变化,使投资打了水漂。后来政府不再投资办企业,也不再投资搞这个厂、那个厂,现在是企业在发展产业,不是政府。现在给政府出招,你发展什么不发展什么,已经没有用了,关键是企业愿不愿意投资、愿不愿意在这里发展,企业有决策权,有选择权。

我们现在说的企业既有民营企业,也有国有企业,还有股份制企业。企业在哪里投资,投资者说了算,投资者就是资本家。马克思研究资本时说过,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资本的偏好就是追逐利润。

马克思说了,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家可以冒上绞架的风险,有很多投资风险很大,照样有人去做,是因为利润高。资本追逐利润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不会改变的。投资者去哪里投资,不到哪里投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利润率大小,这是企业的生存之道,有很多企业破产了,就是没有把这条原则坚持好。营商环境改善,如何改善?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作为投资者,作为企业家,你灌他再多的酒,如果不赚钱他也不会来投资。资本是追逐利润的,增加利润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技术创新,第二个途径是降低成本。

技术创新很难,不是随便哪一个企业都可以创新,但降低成本也可以增加利润。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到哪里搞项目,当地政府和当地老百姓从中获取很多好处,名曰“吃大户”,一个大型项目,可使周边的老百姓富起来。东北地区没少“吃大户”,国家在哪里建一个项目,本来需要10个亿,结果花了15个亿,另外5个亿被当地吃掉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再“吃大户”恐怕就不行了,为什么呢?作为投资者是可以选择的,你要“吃大户”他掉头就走,而且不会再来,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特点。

降低企业的成本,成为改善营商环境第一位的问题,也是发展产业的不二法门。如何有效地改善营商环境,就是园区建设。

为什么要建设园区?就是降低企业的成本。政府在发展产业上不是无所作为,可以有所作为,就是改善投资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就是改善营商环境,第一步就是改善投资硬环境,投资硬环境就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从“三通一平”到“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做到“九通一平”,需要大投入。我做过调查,一平方公里做到“九通一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投资不少于人民币一亿元。如果是现在,每平方公里投资不少于3亿元。因此,不可能在很大的区域整体改善投资硬环境,应量力而行,选择在较小的范围内起步,滚动发展。比如从10平方公里做起,再到100平方公里,最多不能超过1000平方公里。1000平方公里整体开发,需要1000亿元至3000亿元,举全国之力,也有很大困难。1999年,我到大连开发区考察,大连开发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分三期实施,为什么分三期?管委会主任说,没有那么多钱,因为每平方公里要投入1个亿,10平方公里需要10个亿,所以一下子搞不了30平方公里。那个时候只能做到七通一平,做到九通一平,需要投入更多的钱。你不投入这么多钱,哪个企业愿意来?难道修路、修下水道还要企业来干吗?

贵州的毕节和云南的昭通,他们为了招商引资把标准厂房建起来,投资者买了设备,安装起来就能生产,三个月就能生产出产品来。他们服务得很到位,一个企业到贵州的毕节把汽车厂建起来了。东北有很多优势,如果把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再付之于优惠的政策和热情的服务,何愁产业不向这里聚集。

东北改善营商环境,要从园区开始,你有10个亿就搞三平方公里,有30个亿就搞10平方公里,然后在这10平方公里做文章,我觉得会有很好的效果。

改革开放之初广东、浙江、福建没有什么国有企业,没有产业基础,但是经过40年,现在发展最快的是广东、浙江和福建。尽管东北产业衰落了,但是产业基础比那个时候的广东、浙江、福建好得多,从头开始,现在东北人的观念还不如那个时候广东人的观念吗,现在的资金实力,还不如那个时候的资金实力吗?所以说,资金短缺不是问题,没有项目不是问题,产业来源不是问题,技术也不是问题,问题是从哪做起,怎么能给企业降低成本。

利润跟着成本走,资本跟着利润走,产业跟着资本走,人才跟着产业走。如果没有产业,人才来了也不会发挥作用,每天“吃拿卡要”,再高的素质也会变差。道理就这么简单,只是说的直白了一点。

 
来源:新浪财经  2019年09月21日
本文已经作者肖金成修改补充